除了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大学生还有别的出路吗?
时间:2023-03-21
在今年这个就业困难的年份,孔乙己文学悄然兴起。
几千万失业的青年,成了“脱不下长衫”的“孔乙己”。
我们先来回忆下迅哥儿原文中对于孔乙己的描写。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抄书的人也没有了。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
央视网出于价值观引导的目的,也对这股“风潮”给出了解读。
只是,人们似乎并不买账。
有网友说,“小时候我们被告知,孔乙己之所以这么悲惨,都是万恶的封建制度,尤其是科举制度摧残的结果;但现在却告诉我,孔乙己之所以陷入困境,都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好家伙,原来孔乙己是咎由自取啊。”
事实上,鲁迅在创作《孔乙己》的时候,从来没想过要讽刺、挖苦、谴责孔乙己。鲁迅的学生孙伏园曾问鲁迅先生,他最喜欢自己的哪一篇小说,鲁迅的答案是《孔乙己》,而且给了理由,孙伏园记录了下来。
“创作《孔乙己》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在鲁迅看来,他笔下的孔乙己就是一个“苦人”,他的悲剧从来不是他个人的责任,而要归因于“一般社会”对他的“凉薄”。
鲁迅层层递进交代了时代育才的错位,关于孔乙己“个人性格的缺陷”,却在最后放了一句“品行却比别人都好”。
可到了央视网这里,“一般社会”的事实问题,被轻飘飘地转换成了个人的心态问题。
谁是这个时代的孔乙己?
他们也许是那些小镇上的聪明孩子,苦学十年,报志愿的时候没人出主意,报了个就业困难的专业,投简历四处碰壁......但好在应试能力还有,于是去教辅机构教小孩,只能糊口。突然教辅行业被打击,彻底失业了。好不容易咬咬牙拿出存款学前端学编程,于是刚学出来互联网的红利也消失了。还有的扛不住压力成了外送小哥,被困在了算法中,社保也成了奢望......
著名学者温铁军教授说过一句话:职业教育的缺失是造就当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式教育最大的一个漏洞,就是职业教育观念的缺失。当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如果家是农村的,小学老师会讲,不好好学习,你就只能当农民,于是乎在小的时候,我们就把农民作为一个职业,变成最低等。更多的我们会听到,如果你不能考上大学,你就去上什么技校,于是在这样的观念中,职业教育、技术教育成为了等而下之的。于是乎,千军万马去挤独木桥,去抢高等教育,于是就弄得越有技术层次的就业,越是没人,真正的荒芜。
以上这些困境,在网络安全行业,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俄罗斯,从小学就开始接触信息学的概念,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都在课程里。然后到了中学建立网络安全技能的“基础知识”。而我们的童年都是在小升初奥数,五年模拟中苦苦熬过。
俄罗斯坚持三十年可想而知,在这一块的人才储备多庞大。
然而在我们接待的咨询者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我的专业不是计算机,网络安全对于我来说,太难了。于是早早的给自己去学习一个实用技能再去找工作的机会画上了句号。
还有人讽刺,培训机构哪里比得上211,985网络安全本专业出来的。可是他们却忽视了职业教育实用性(能找到工作)的重要性。参加专业机构培训,在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技术老师指导下进行扎实的实训本身就是每个从业者必要的学习过程,参加社会类的网络安全培训已经成为网络安全从业者的提升技能的主流选择之一。
目前国内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年培养规模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安全人才的需求。
在此引用网络安全人才发展报告中的原文:“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的网络安全人才主要为基础研究型人才和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两大类,总体来说,这两类人才均无法满足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基础研究型人才的理论研究内容与实际应用场景偏离较大,脱离实际的纯方法论研究导致短时间内无法走出实验室,而网络安全产业国内外竞争激烈,讲究实战,导致此类基础研究型人才的能力无法在企业得到快速转化,价值降低。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在各高校的实践能力养成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导致一部分人根本没有掌握行业相关实战技能,也就没有能力进入行业工作。”
所以,这也是“孔乙己”们自身的问题吗?
加入这场辩论的确可以宣泄一些情绪,只是短期依旧无法改变现状,如果不想脱去长衫,脚踏实地,给自己一点时间,学一个稀缺技能也许会有新的机遇。
上一篇:什么是闪电贷攻击? 下一篇:什么是网络安全中的供应链攻击?